保存歷程
(一)從搶救歷史到開創發揚
桃園為眷村大市,不僅眷村戶數密度最高,大型眷村數量亦居北台灣之冠。然而,近年來老舊眷村紛紛改建拆遷,面臨人去樓空、文化消逝的危機,為凝聚眷村保存意識,桃園市政府於2001年領先全台開辦了「眷村文化節」,迄今邁入第16屆,結合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為傳承眷村文化保溫。
同時,民國90年以來,市府透過保存眷村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為宜居樂活城市的文化場所,為延續眷村文化開源;努力保留了中壢馬祖新村、大溪太武新村、龜山憲光二村及龜山眷村故事館等歷史場所,積極展開空間活化和跨域串聯,以「眷村鐵三角」為民眾保留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
如今,桃園「眷村鐵三角」各自形塑出不同的定位特色,如馬祖新村於2013年獲選為「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區」13處之一,積極打造為影視文創基地;太武新村與憲光二村於2015年起均獲文化部文資局「眷村保存新星計畫」的資源挹注,分別朝向八二三眷村文化基地、藝術家駐村及全台首座移民博物館等再利用方向邁進。
▲ 中壢馬祖新村目前修復外觀
(二)獨領全臺之鐵三角串聯策略
桃園市因其地勢與地緣關係,眷村文化形成城市空間之一大特色。桃園保留下來的眷村空間雖非全臺保留眷村版圖中幅員面積最廣大或具有獨特軍事工業遺址的地景景觀,卻是台灣推動「眷村保存運動」之領頭要角,促發了全台灣眷村文化保存的關鍵發展。
基於跨域整合之加值效益,桃園採整合性共同發展策略,將龜山憲光二村、中壢馬祖新村與大溪太武新村,串聯打造為「桃園眷村鐵三角」協作平臺。結合本市推動近20年的豐富社造經驗與辦理16年的桃園眷村文化節,擾動公私部門與民間社群組織相互協辦,共同投入眷村文化之保存行列。
在串聯行銷方面,首先藉由設計桃園眷村鐵三角之視覺識別系統(CIS),以提升桃園眷村推廣的識別強度及建立品牌形象,進而與現有眷村做差異化的形象區隔,輔助眷村文化的推廣。此外,設置「桃園眷村鐵三角」及「桃園城市博物館」等網站平臺,串聯公私部門之協力資源推動整合行銷,除了完整保留住老舊眷村場域之歷史記憶,更積極接合新世代的社會需求。
再者,在推動鐵三角串聯策略過程中,本局於2015年設置「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眷村文化諮詢委員會」,並延請13位眷村文化保存之專家學者,於105年1月29日召開第一次大會,研討眷村文化事務及「眷村鐵三角」之推動規劃與推廣方向。未來將持續對外請益專家委員,尋求國軍老舊眷村轉型為全國性寓教於樂之文化基地之可能性,進而使文化設施帶動區域的文化深耕行動。
▲ 龜山憲光二村
▲ 大溪太武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