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愛社區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僑愛一街8號
電話 (03)380-1993

「僑愛新村」,係民國46年間,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號召菲律賓華僑捐款,在大溪鎮介壽路旁現址,興建620戶的眷舍。其建築結構概為:木架椽樑、竹織糊泥作牆,水泥瓦蓋頂,外牆則以木板層疊,稱作「魚鱗板」,房屋既矮且窄,屋前由竹籬笆、紅花樹圍籬,每戶最多10來坪,而這樣的空間還是加上一半違建的結果,住上一家數口,擁擠不堪可以想像。這樣的居住環境,也讓各家的嘻笑怒罵,隱隱傳入隔壁鄰居,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話題。 早年的「僑愛新村」,全村僅有一口深水井,一座木架水塔,每鄰一個水龍頭,水源斷斷續續,點滴如甘露,後來每鄰開鑿一口井,才大大解決用水問題,「水井文化」成為眷村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燒煤炭爐,使「家家戶戶,炊煙四起」,以及家裡無抽水馬桶,都靠全村6個公廁的「早晨公廁」景像,都是僑愛新村特有的景象。 而老眷村另一個令人懷念的特質,就是街坊鄰居間親密的情感。婆婆媽媽們不時借根蒜,討根蔥,聚在一起學作麵食,教打毛線;各家小孩做了什麼事,大家都知道,艱苦的日子裡,彼此更懂得互相扶持。 各家的小孩都玩在一起,枝仔冰、麥芽糖、打彈珠、抽紙牌、元宵節提燈籠……,都是常見的娛樂,彼此就像一個大家庭;而每年的威廉波特少棒賽,家家戶戶都要吃著泡麵,熬夜為中華隊加油。隨著環境的變遷,此景已不復見,而已成為全村居民共同的回憶,以及告訴下一代的童年往事。

民國85年眷村改建條例通過後,『僑愛新村』逐於民國87年11月23日在國防部核定後開工動土進行改建,眷戶們依依不捨地遷離居住長達四十一年之久的故居。

民國91年8月2日完工交屋後,眷戶們脫離舊有狹隘居住環境,回到現代化夢想家園。本社區落成後,除原有僑愛新村住戶外,尚遷入大溪鄰近的忠勤三村、勤奮新村、慈祥二村、福興新村 一起搬遷嶄新的僑愛新村。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和太武新村眷村文創園區已經成立專屬網站,立即前往檢視最新資訊!!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太武新村眷村文創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