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


馬祖新村後期街景

  • 受訪者/孫金榮先生
馬祖新村後期街景

▲ 馬祖新村後期街景

這是81號孫家提供的村內照片,照片中,孫媽媽打羽球身影的左後方,就是村內的公廁之一。早期馬祖新村除了10戶甲級眷設(將官房舍)以外,其他房舍都沒有廁所的規劃,大家洗澡都是在院子裡或是家裡廚房,用的是公共井水,冬天沒有熱水,用煤球爐燒或大鍋灶燒;到了夏天就可以讓裝水的小盆子給太陽曬,曬的盆子熱熱的就拿來洗澡。時任副村長的姜爺爺告訴我們,那時候每一家都有個上廁所的小桶子,早上起床就拿去公廁裡倒掉;公廁裡有一個化糞池,以前還都會有人來拉水肥,後來經濟漸漸寬裕,家家戶戶開始因應生活需要增建房舍,對公廁的需求才漸漸變少。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圖示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4.0 國際權條款授權.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和太武新村眷村文創園區已經成立專屬網站,立即前往檢視最新資訊!!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太武新村眷村文創園區